航拍項目建設現場
記者 李欣憶
5月19日,成都崇州市懷遠鎮,李家巖水庫大壩擋水斷面填筑至720米高程,提前完成今年防洪度汛目標。
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成都第二水源地,李家巖水庫的建設備受各方關注。約800名建設者在現場歡呼,掌聲雷動,慶祝這一節點目標的實現。
防洪度汛目標實現,意味著什么?
“大壩主體填筑至720米高程,對整個工程意義重大?!背啥辑h境集團李家巖公司副總經理丁勇對記者說,之前上游圍堰是707米,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而為了提升防洪標準,今年度汛前需要將大壩主體填筑至720米,可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
大壩填筑施工現場
水庫下游人口密度大,有4鎮26村(社區)6萬余人,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可將下游發生洪水過壩的風險降至更低。
除了安全因素,防洪度汛目標能否達成,關系到今年年度目標甚至明年目標的實現。“如果我們沒有填到720米高程,那么5月至9月整個汛期,都將不能進行大壩施工?!倍∮抡f,這相當于浪費5個月的黃金施工期,今年大壩全斷面填筑到730米高程的年度目標將肯定不能完成,2024年底具備下閘蓄水條件的目標也將無法實現。
李家巖水庫建成后,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對有效解決成都中心城區供水單一水源問題、保障供水安全、提高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工程開工以來,受料場變更、地質災害等因素影響,前期進度有所滯后。因此,能夠順利達成防洪度汛目標,今年年度目標達成在望,讓建設者們備感振奮。
項目建設“火力全開”
為了確保目標進度完成,建設者們采取了哪些非常舉措?
提到工程的難度,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李家巖水庫項目負責人張鐸用了一個詞,“愚公移山”。
李家巖水庫大壩是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高123米,超過40層住宅樓的高度,填筑總量約404萬立方米。取料場在距離大壩約20公里外的山上,以一輛重型卡車載重量20立方米計算,填筑大壩的石料,需要20萬車次才能運完。如果以一輛車計算,來回要跑800萬公里才能填完,這個里程足夠繞地球200圈。
大壩、料場、運輸道路三點之間,需要高水準的統籌。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巖公司項目管理部部長徐成介紹,料場爆破出料,卡車將石料運到大壩,作業面開始填筑施工,“這三個環節的銜接需要流暢、高效?!?/p>
搶施工進度,盲目增加重卡或者機械設備用處不大,“車多了會造堵,作業面只有那么多?!睆堣I說,經過前期大數據的積累和摸索,他們尋找到“最優解”,一個作業面匹配20輛重卡運輸,百余輛重卡組成“鋼鐵長龍”,晝夜接力,將石料源源不斷運往大壩。
重卡組成“鋼鐵長龍”
為了保證施工進度,成都市水務局成立了李家巖水庫項目推進專班,協調解決工程問題,業主方成都環境集團制定了“日碰、周推、月考”制度,每天跟參建各方開碰頭會,每周開推進會,每月進行進度考核。
丁勇告訴記者,防洪度汛目標完成之后,他們將繼續開足馬力,用最優解的資源配置,全力奮戰年度目標。
圖片由水電七局一分局提供